“改色令”真个奇葩
\n文/邓艺
\n漫步大街小巷,映入眼帘的商家牌匾,或手写体或电脑体,长的长、短的短,高的高、矮的矮,大的大、小的小,形态各异,颜色可谓五彩缤纷,给鳞次栉比的门面点燃市井烟火气,涌动着人世间的生机与活力。
\n对于商家,牌匾犹如灵与魂,名称隐含创业史、生意经,颜色铭刻品牌的烙印、匠心,二者协调配对才是“王道”。因此,商家对于牌匾大小、字体、颜色的选用,既要考虑生意的传承与发展,也要考虑审美诱发顾客的情绪价值。一方如意的牌匾挂上门楣,大抵是商家深思熟虑、精心谋划的结果,当然也少不了市场监督部门的审查通过。由此,商家做生意利用匾牌服务消费提振经济,不碍谁不惹谁。
\n世上的事就有这么奇葩:2024年7月以来,河北省廊坊三河市出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导则》,提出广告牌匾“除国际国内连锁品牌外,不允许用红蓝底色或字样”等禁止性规定,并组织开展两次百日攻坚行动,对包括国内连锁品牌在内的1800余块商户门头牌匾颜色进行变更,费用自理。这引发涉事商家强烈不满,包括人民日报在内的主流媒体严词怒批,今年4月中旬,廊坊市联合调查组雷霆出手,三河市委书记被免职,“改色令”被纠偏;今年五一节前,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会同中央纪委办公厅,对3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进行通报,三河市“荣登”榜首。
\n回放“改色令”强行推进场面:城管执法车拖着高压喷枪驶过街头,那些沉淀了30年的老字号金漆、吸收了10年油烟的大排档红字、浸润着夜市烟火气的荧光招牌,都在碳酸二甲酯溶剂的冲刷下褪成苍白的疤痕;老字号“同顺斋”第四代传人攥着被强拆的鎏金匾额残片,但见上面还粘着80年前的桐油灰,这家曾用金字招牌见证过公私合营、改革开放的百年食肆,被勒令更换成亚克力UV喷绘板;曾经在暮色中跳动的烧鹅店琥珀黄、中药房玄青、五金铺钴蓝,如今都被编码为潘通色卡上的C30 M90 Y95 K10;原先凭借蒂芙尼蓝招牌走红小红书的网红店,被迫刷成标准绿色后,日均订单量暴跌60%;连医院的“红十字”都被刷成绿色;那些本就利润微薄的小餐馆,为应付“每两年强制翻新”的规定,不得不将原本用于食材采购的资金挪作招牌改造费;有店主吐槽,刚花3万元做的红色招牌,拆了重做又花5万,半年白干了;当商铺失去色彩辨识度带来的自然流量,小微商业生态便遭到致命打击,据统计,改色政令实施三个月内,核心商业区空置率上升12%。
\n人们不禁要问,好端端的店牌颜色改什么改?“红色让人亢奋,蓝色太俗,要去红去蓝。”三河市市场监管局负责人的自家喜好,通过《广告牌匾设计引导》文件上升为行政指令,冠以“提升城市形象”的名头,“改色运动”说来就来,上演了“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现代版。实际上,这波“改色运动”本就不该改,应该改的着实不少,比如权力美学对市井生态的傲慢践踏,政绩观错位对经济规律的误打误撞,面子工程对小商小贩的生计打压,形式主义对营商环境的负面影响,等等。
\n“改色令”已寿终正寝。但掩卷沉思,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仍如千足之虫僵而不死,与之斗争,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n
倍盈配资-倍盈配资官网-配资实盘网上配资炒股-什么是场外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