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生物课,福州福外高级中学的教室里热闹得像菜市场。学生们分成小组,围着“长颈鹿脖子为什么那么长”吵得脸红脖子粗。有人捧着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说是长颈鹿为了吃高处的叶子拼命伸脖子,久而久之脖子就变长了;另一边,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粉丝也不甘示弱,搬出证据说只有脖子长的长颈鹿活下来,生了更多脖子长的后代。教室里,学生们一边翻书找证据,一边挥舞着自己画的对比表格,争得不亦乐乎。
这种“吵吵闹闹”的课堂,在福外高级中学早就不是新鲜事。老师们不爱照本宣科,而是让学生当主角,自己动手查资料、做表格、画思维导图,把复杂的科学理论掰开揉碎,变成自己的东西。生物老师章录文说,学生们吵得越欢,脑子转得越快,知识记得越牢。光是“长颈鹿脖子”这一个问题,学生们就查了十几篇文献,还自发组织了辩论赛,愣是把一个生物学问题讲成了热血故事。
换到化学课,课堂一样精彩。张明雨老师不爱讲枯燥的公式,他给学生们设计了个“科技公司被黑客攻击”的场景,让大家化身数据工程师,去修复“丢失”的烷烃知识。学生们分组合作,有的搭模型,有的做实验,有的分析数据,忙得不亦乐乎。一节课下来,烷烃的性质和结构不再是课本上的死板知识,而是学生们自己“抢救”回来的宝贵成果。张老师说,这种方式让学生觉得学习像破案,充满了成就感。
物理课上,谭晓春老师更是把复杂的概念讲得像讲故事。学生们都说,谭老师的课有“趣、情、美”。他讲牛顿定律时,会用过山车的例子,让学生想象自己在游乐园的刺激场景;讲电磁场时,他会拿手机信号做比方,瞬间让抽象的理论接地气。谭老师教了30年,带出了16个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他常说,学生变了,课堂也得变,只有让学生爱上学习,才能让他们在高考中脱颖而出。
数学课上,程果老师把枯燥的公式变成了“生活魔法”。她用二次函数设计过山车轨道,用概率论破解奶茶店的优惠活动,还把排列组合变成了密室逃脱的密码游戏。学生们发现,数学原来不是冷冰冰的数字,而是一个个藏在生活里的秘密。程老师笑着说,当学生们开始觉得数学好玩,学习就不再是负担,而是一种探索的乐趣。
地理课上,曹新富老师总能点燃学生的好奇心。讲天气系统时,他拿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开场,让学生分析东风怎么来的;讲地貌形成时,他用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举例子,总结出“谈古论今”的解题方法。学生们学着学着,就从一个知识点串联到整个知识体系,曹老师管这叫“每天一棵树,高考一片林”。他的课堂,总能让学生觉得地理不仅是学科,更是认识世界的窗口。
政治课上,王思雨老师把课堂变成了“模拟法庭”。她用华为的商标维权案当教材,让学生扮演律师、法官,围绕知识产权展开激烈辩论。学生们查资料、写辩词,还顺便了解了华为连续五年全球专利申请量第一的成绩。辩论结束后,大家开始聊创新对国家的重要性,课堂气氛热烈得像一场思想的狂欢。王老师说,这样的课堂不仅让学生记住知识,还能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意义。
李雅婷老师的物理课则充满了科技感。她讲匀速圆周运动时,用上了传感器和AI辅助教学。学生们通过AI绘制的曲线图,一眼就看懂了半径和线速度的关系。课后,学生们兴奋地说,以前觉得公式枯燥,现在发现公式背后藏着规律,学起来就像在解锁科学的秘密。李老师觉得,学生们的眼睛亮了,课堂就成功了。
福外高级中学的课堂为什么这么“活”?校长史亮说,老师的角色变了,从单纯教知识变成了陪伴学生成长。学校推行的“一生三导制”,让每个学生都有班主任、学业导师和生活导师,帮他们规划学习、调整心态、明确目标。学生发展中心主任王萌发现,很多学生刚来时基础一般,但在这里学着学着就找到了方法,爆发出了惊人的后劲。
这些年,福外高级中学的老师们没少下功夫。曹新富老师研究怎么用高考题的设计思路教地理,谭晓春老师写了50万字的教学指南,章录文老师还带出过福建省高考理综满分的状元。老师们不仅教书,还在不断学习、改进教学方法。史亮校长说,没有老师的努力,哪有学生的光芒?福外的课堂,就是老师和学生一起点亮的舞台。
学生们也感受到了这份用心。一名学生说,福外的老师像是在教他们如何自己发光,而不是只给一盏灯照路。另一名学生提到,以前觉得自己成绩一般,来到福外后发现,只要方法对了,学习其实可以很简单,也很有趣。这样的课堂,不仅让学生学到知识,还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福外高级中学的故事,讲的其实是教育的力量。老师们用创新让课堂“活”起来,学生们用努力让梦想“亮”起来。这样的教育方式,你觉得怎么样?如果是你,会不会也想在这样的课堂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束光?
倍盈配资-倍盈配资官网-配资实盘网上配资炒股-什么是场外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